1、不管是傳統(tǒng)的X線(鋇餐、鋇灌腸、氣鋇雙重造影)、B超檢查,還是先進的CT、MRI、PET等檢查手段,均沒有腸鏡檢查那么直接和準確。腸鏡檢查是利用一條長約140CM可彎曲,末端裝有一個光源帶微型電子攝影機的纖維軟管,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,以檢查大腸部位之病變,腫瘤或潰病,如有需要可取組織檢驗或行大腸息肉切除。
2、做電子肛腸鏡檢查真的很痛苦嗎?回答是否定的。在目前技術條件下,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操作方法,輔以現代相關技術,腸鏡檢查完全可以做到無痛,也完全沒必要懷著恐懼心理而主動放棄腸鏡檢查。
3、確實,由于大腸總長度約1.5米至2.0米,在腹腔內走行既迂曲又很游動,鏡子在腸腔內要拐“九曲十八彎”才能到達終點。傳統(tǒng)的進鏡方法是“一往無前”,也就是說,操作者只顧一個勁的往前進鏡,不管是否有腸鏡在腸腔內結成“襻圈”。而大腸是很容易在乙狀結腸等部位結圈的,這種襻圈不僅會直接引起患者劇烈的腹痛,而且會間接地牽扯腹膜后迷走神經而引起患者惡心嘔吐等反應。
上一篇:肛腸治療儀的熱效應原理
下一篇:做電子肛門鏡前還要洗腸嗎